您当前的位置 :北方网 > 未成年人服务网 > 我爱我家 > 家长课堂 正文
初一男生疑遭同学欺负患精神障碍辍学
2012-08-17 10:38

  新闻回放:

  《初一的儿子,突然患精神障碍辍学》

  潼南县古溪镇金竹村5社13岁的孩子莫永超(化名),疑遭同学欺负后精神失常,不得已辍学回家。今年3月27日,班主任打电话给莫永超的父亲莫怀全,说孩子有点异常。后经医院检查,莫永超被诊断为:反应性精神障碍伴智力衰退。在父亲莫怀全看来,儿子出现异常,主要是因为常被身边的5个同学欺负。现在,莫永超一听到去学校就害怕,一个劲地说“不去!他们要打我”,时不时还怪笑怪叫,自言自语念些胡话,总试图往外跑。目前,学校制定了两套解决方案,但莫怀全一家担心学校在推脱责任,始终都没有答应。

  心理分析:

  莫永超的父亲莫怀全说,儿子考入古溪中学是住校读书,每周末回家一次。而欺负他的那5个同学和莫永超是同一个寝室。据莫怀全回忆,在初一上学期期末放假前两周,这5个人就曾把莫永超的饭卡抢走了,害得莫永超几天没吃到饭,因此情绪很低落。后来,在初一下学期开学不久的一天晚上,莫永超又被那5个同学打了。而这只是莫怀全知道的两件闹得比较大的事,他始终怀疑儿子在学校受到的欺负绝不仅仅是这两次。

  测测社交中你对他人的恐惧度

  请想象这是一位四十五岁的女性所做的梦,梦中她还是年轻时的模样,带着爱犬在森林中散步,突然雷声大作,周围顿时陷入一片黑暗。就在这时,可怕的事情发生了。请问你认为是什么事?

  A。路旁出现可怕的怪物,朝这边过来

  B。爱犬突然兽性大发,朝主人攻击

  C。闪电打到树叶,喷出火红的火焰

  答案解析:

  A.此类人乍看之下都自信满满,但其实他们很害怕别人指出自己的缺点或弱点,由于自尊心很强又太过在意别人的看法,所以他们对人的恐惧指数较高。

  B。此类人与选A的人相反,多半比较缺乏自信,总觉得大家都在盯着自己看,不是怕被人取笑,就是怕丢脸,因此很难在社交场合感到放松,所以他们也比较害怕他人的眼光。

  C。火焰代表自我的成长,此类人拥有适度的自信,比较善于从社交过程中习得适应社会的能力,因此与人相处对他们来说完全不是问题。

  心理测试——

  欺负中的人性之恶

  对于这些说法,莫永超在学校的班主任老师向记者给出的解释是,莫永超的饭卡是被同学拿错,而不是被人抢去了,一周之后拿错饭卡的同学就把用掉的15元钱补上了。至于被打,那5个同学没有承认打过莫永超,他们只说自己是把他拉出去一起疯玩,不让他睡觉,而且最后也只疯到了晚上11~12点。

  在此我们无从知晓事情的真相究竟如何,但根据双方的说法我们可以看出,当一个欺负事件发生,不同参与者对此的解释是大不相同的。以莫永超被打的事情为例,被欺负的莫永超可能认为,你们5个人把我从寝室叫出来,对我推搡打闹甚至折磨我不让我回去睡觉,使我感到厌恶恐惧又无能为力,其痛苦程度和打我一顿几乎是一样的。

  但同样的事情在他的寝室同学看来,处于5个人中“老大”地位的那位同学可能最初是想用这种方式给莫永超一个警告,提醒他从此要对自己更加尊重。处于“师爷”位置的同学,可能单纯就是为了讨好“老大”,提升自己在群体中的重要性,其他小喽啰则纯粹就是跟风起哄,必要的时候帮着动动手脚。而他们所有人在面对老师或家长(微博)这类权威时,为了替自己辩解,几乎都会异口同声地说自己“只是与对方闹着玩”。

  假如欺负人的孩子只有小学一、二年级,我们还可能理解为他们是真的以为自己在和别人“闹着玩”,但如果对方已经升入初中,我们就很难再为他们开脱说恶作剧的起因是由于无知,是为了“闹着玩”。

  在他们的欺负中,有时确确实实能让人感受到一种人性的恶,它不同于“当老大的渴望获得小弟们的尊重”这种孩子气似的目的,而完全是一副积极对“老大”溜须拍马的跟班儿态度。他们不仅主动孤立弱者,还时常踊跃向“老大”献计献策,在欺负发生时高声鼓掌起哄,甚至还会在混乱中偷偷朝弱者补上几脚。很多时候正是这种“恶”的参与,才让受害者感觉更孤独无助,更难寻求帮助走出困境。

  遭遇欺负,孩子可能改变性格

  一位网名天凉的读者回忆起自己当年上学被欺负的感受,说那个时候自己最困惑的就是搞不懂人和人之间为什么要这样相处,搞不懂别人为什么要这样执着地欺负他,不明白自己为什么会被周围同学孤立。多年以后想想,也许是因为自己那时候太倔强,无论怎样挨打,都从不求饶,不像有些人刚一蹲下就说尽各种好话。“其实你一求饶他们可能就失去乐趣了,因为打你变得很没意思,但我那时候就是傻,咋打也不服,所以他们经常在学校打完我,放学还在路上联合其他年级的人来堵我。”而眼看他被学校标准的“混混”盯上,其他同学也都不敢和他走得太近。

  长时间的被打,天凉也试过向父母报告,但父母听了不是训斥他没出息,就是骂他怎么老去招惹别人,每次被父母训斥完,他心里感觉更委屈了。天凉说,“其实我那时候也可以还手的,我小时候还学过武术呢,但我不敢啊,因为我知道被打一下太疼了,我总怕把别人打坏。万一打坏了还得家长拿钱赔,我家当时条件也不好。”

  至于找老师,他说老师每次也只是形式上制止一下,而且当他被欺负的次数太多了,老师也以为是他自己有问题,而且有时候对方还会抓来很多无辜群众做伪证,时间长了,老师也懒得理他。所以小学几年他一直独立承担着这件事,“唉,那时候觉得每天的生活都是灰暗的,没有人理解我,也没有人支持我,感觉整个人生都是灰暗的,对未来充满悲观。”

  小学升初中阶段,正是孩子发展与同伴交流能力的关键期,如果他们此时频频在社交中遭遇挫折,感到委屈,势必会影响他们与人交往的信心,也会影响他们看待生活的方式。天凉所说的悲观态度,就一直伴随他直到现在。“感觉自己整个人的性格都因此改变了,现在即使我希望相信生活是阳光的,我也很难做到,说不上是哪里在起作用,整个人的气场好像就定型了”。

  而发生在天凉身上的欺负事件最后之所以终结,还得益于他有一次的突然爆发。“那好像是初二的夏天吧,中午在班级里,有两个同学又来找我,他们分别从前后门进来堵我,还冤枉我做了什么事,我被他们气得举起凳子使劲朝其中一个人砸过去,劲儿特别大,结果那个凳子从班级第一排飞到班级最后一排,一条凳子腿都插进了我们班后门儿的那块破木板中。当时给他们都吓愣了,后来就再没人敢欺负我了。”

  虽然“以暴制暴”向来不是一个值得提倡的解决办法,但有时候为了让欺负自己的同学住手,我们也一定要想法让对方明白,我并不怕你们,如果你们继续欺负我,我就敢和你们拼命。

  家长需要警惕什么

  不少家长都担心自己的孩子在学校是否被同学欺负,甚至有些家长几乎每天都要问孩子一遍:“今天在学校有同学欺负你吗?”并且反复对孩子强调,“如果有的话一定要告诉爸妈和老师”。

  其实校园里的欺负事件虽然时有发生,但多数时候并不像有些家长想象得那样严重。有些家长遇事不够冷静,孩子之间发生一点儿小摩擦就激动得非要打电话质问对方家长,甚至带着孩子找去对方家里,最后闹得两方家长都不愉快,事情却丝毫得不到解决。

  这类事情最有效的解决办法是,一方面帮助欺负他人的孩子学会共情,引导他去理解、感受被人欺负以后的痛苦、压力和恐惧的感觉,让他知道自己的做法很可能会给别人带来长久的伤害。同时在生活中多鼓励被欺负的孩子,找出他的特长,给他发挥的空间,让他在学校群体中获得更多的自信。

  不到万不得已,家长最好相信孩子完全有能力自己独立处理危机,不要轻易随便介入到孩子的矛盾中。

  那么什么情况才是家长应该警惕的呢?

  1.孩子身上出现异常的伤痕或淤青。

  比起被同学抢走了电子词典或者其它什么东西,被人在身体上留下伤痕或淤青在孩子看来,往往是最让人难堪的事情。所以这种时候他们很少主动向家长告状,而多选择一些间接的方式,比如突然变得没胃口、长时间把自己关在房间或厕所里,从里面走出来的时候也显得很沮丧,日常不经意间会向父母抱怨身上某处疼、甚至走路一瘸一拐等。粗心的父母很容易忽视这些信号,其实这很可能是孩子向父母发出的微弱求助。当欺负事件发展到躯体伤害的程度,父母无论如何都一定要弄清究竟是怎么回事。

  2.无来由地开始拒绝上学。

  因为大部分的欺负事件,都发生在老师监控不到的走廊、厕所,或校园里人少的地方,被欺负的孩子背负着巨大的心理压力,却因为羞耻、绝望或某种原因,迟迟无法从外界得到帮助,因此他们往往学习无法专心、成绩突然下滑、突然改变了上学、回家的时间、或者逃避学校组织的活动,甚至彻底放弃了曾经热衷的校园活动,那么他们很可能是在试图藏在家中,躲避欺负。此时家长就有必要弄清楚孩子身上究竟发生了什么。

 
稿源: 新文化网-新文化报 编辑: 杨朔
 
  多彩班博  
祖国在我心中
妈妈 您辛苦了
天津意式风情街
安全自护小常识
  博文推荐  
·低年级的孩子如何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精彩博文推荐:我爱祖国 我要争当好儿童
·小贴士:培养孩子读书习惯的十二种方法
·讲故事:听听5个受益匪浅的寓言小故事
·美德培养:要从小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
  图文并茂  
青春期酗酒的危害
青少年要防范毒品
过早骑童车毁腿型
儿童口吃四个因素
 
关于我们 | 关于班级博客 | 联系我们 | 设为首页
天津市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主办 技术支持:北方网 津ICP备0700295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