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北方网 > 未成年人服务网 > 我爱我家 > 心灵之约 正文
“告状”行为需受关注
2009-03-26 16:53

  “告状”心理圈圈看

  小学生“告状”是非常普遍的校园现象,同学们称这些“告状者”为“校园特务”。一经发现,“告状者”往往受到同学们的排挤和孤立,那么,到底是什么动力让那些孩子“冒天下之大不韪”呢?我们发现,小学生“告状”主要是由于以下几种心理的驱使:

  一、追求正义和寻求帮助。一些学生不满其他同学的不良行为和破坏举动,但自己又无力解决,往往跑去告诉老师。如几个调皮霸道的同学总是扰乱自习课秩序,同学们心有怨言又不愿惹事,于是有同学“挺身而出”,跑去告诉老师,实际是希望老师帮忙解决。

  二、报复他人或嫉妒他人。一些学生告状是出于对其他同学,如成绩好同学或班干部同学的嫉妒,也有些是因为和某个同学有过过节,就专门盯着人家,看人家出了点问题,就赶紧“打报告”;甚至还可能无中生有,捏造一些“事实”。这类“告状者”往往很有针对性,被告同学如果受到批评,他们就觉得非常开心。

  三、表现自己。一些同学“告状”只是想让老师关注到自己。很多老师在工作中难以面面俱到,常常会忽略一些同学,以至于他们觉得老师偏心,想通过“告状”引起老师对自己的关注,并通过其他同学的错误或缺点突显自己的乖巧。

  “告状”处理不可简单化

  面对“告状”,老师们往往有两种基本态度:赞赏,因为帮助自己“掌控”了班里的情报,及时地处理一些不良行为和现象,使自己有了“千里眼”、“顺风耳”;厌烦,因为学生报告的各种“无关紧要”的琐事让自己应接不暇,各种无中生有的报告让自己怀疑“告状者”品质。用这两种态度处理“告状”行为,显然有失妥当。

  鼓励“告状”会使“告状者”沦为同学们的“众矢之的”。有的“告状者”被鼓励后,就开始执着于监督其他同学的缺点,使自己的心胸变得狭隘,难以形成健全的人格,和同学们的关系也会僵化。儿童需要一个可以预料的世界,周遭的不确定性会让他们产生恐惧和焦虑。谁都难免会犯错误,“告状者”终究会出卖自己。所以,没有人愿意和爱打报告的学生做朋友。一些老师安排同学做“眼线”,定期向自己报告班级情况,如果被同学们发现,不仅会使“告状者”陷入困境,也会影响老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威信。

  不耐烦地打断孩子的“告状”,或因此对他们有偏见,将使“告状者”成为新的问题。去“告状”说明他们有一些心理需求无法满足,需要老师的帮助。如“求助”说明他们自己或是觉得自己没有能力解决这个问题,需要老师的帮忙。老师应该肯定他们的正义感,并让他们试着独立解决一些问题;“报复”说明他们不能正视自己和他人的差距,或是对与他人的过节耿耿于怀,意味着他们不懂得如何与同学交往。老师应该教育他们培养正当的竞争意识和宽容心,多关注他人的优点;“表现”说明他们内心感到孤独和被冷落,心中渴望爱和关怀。老师应给他们更多些关心和问候,让他们不再觉得被冷落,也就不去做一些无聊的事了。

  “告状”反映管理漏洞

  老师自然不能“听风就是雨”,但不断有学生“告状”,说明老师的管理出现了漏洞,说明班级里确实存在一些“不法”行为并干扰了大家的正常学习和生活,对被“揭发”行为不能搪塞了事,而要深入了解,和广大同学一起,强化班级的约束机制和纪律,努力改变“不正之风”,给同学们创造健康向上的学习环境。

  “告状”是很不可取的。学生选择“告状”这种“地下行为”,说明班级缺乏透明的监督机制,说明同学间缺乏信任。因此要努力培养健康和谐的班级氛围,让同学们像对待家人一样,可以坦诚相见、互相监督、互相帮助。有同学犯错误时,其他同学要诚恳地给他纠正,帮助他改掉坏毛病。犯错误的同学要勇于承认、自我教育并改正,有困难时主动找同学和老师帮助。信任和尊重,是处理同学间、师生间关系的最佳处方。

 
稿源: 北方网 编辑: 赵晶
 
  多彩班博  
祖国在我心中
妈妈 您辛苦了
天津意式风情街
安全自护小常识
  博文推荐  
·低年级的孩子如何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精彩博文推荐:我爱祖国 我要争当好儿童
·小贴士:培养孩子读书习惯的十二种方法
·讲故事:听听5个受益匪浅的寓言小故事
·美德培养:要从小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
  图文并茂  
青春期酗酒的危害
青少年要防范毒品
过早骑童车毁腿型
儿童口吃四个因素
 
关于我们 | 关于班级博客 | 联系我们 | 设为首页
天津市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主办 技术支持:北方网 津ICP备0700295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