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北方网 > 未成年人服务网 > 我爱我家 > 心灵之约 正文
家长需要多倾听多沟通
2009-01-21 16:11
面对孩子的“攻击性”言行

  有家长给《成长周刊》发来短信,诉说孩子脾气暴躁,在学校总是与同学发生摩擦,甚至有时一言不和便动手。虽然采取了说服教育,但孩子好不了几天又一反常态,隔三岔五还是惹出些是非。这位女士为此感到苦恼,也十分困惑为何自己的孩子会如此“暴力”。针对这类行为,家长要如何处理比较合适呢?

  现状   家庭教育有误区

  随着独生子女一代的长大,很多教育问题暴露出来,家长经常感到无奈。其实,独生子与非独生子一样,都要遵循儿童身心发展规律成长。所谓独生子女问题,其实本质上是教育问题,尤其是家庭教育方面。目前,不少家长在这方面也存在一定的困惑和误区。

  望子成龙是家长的普遍心情,尤其在独生子女家庭,父母把全部希望寄托在唯一的孩子身上,有的家长不从孩子自身发展规律的心理、生理特点出发,而是进行智力上的“填鸭式”教育。这样就会使孩子负担过重,超越了他们的接受能力,使孩子产生了厌烦学习的情绪,智力上过度要求的同时,在生活中给予了过多的照料,其结果必然导致孩子有很强的依赖性,把自己看得过于娇气等。

  另外还有一些家庭,当孩子对别人表现出攻击性时,他们采取不管不问的态度,使孩子失去控制自己的锻炼机会。或者当他们对孩子的攻击性行为无法忍受时,就会惩罚孩子。这又向孩子提供了一个攻击性行为的模仿原型,变相地暗示孩子——当别人使你不满意时,应该怎样对待他。家长会反复无常地惩罚孩子,并且容许孩子表现攻击性冲动,这些父母总是挫伤孩子的情感需要,给孩子树立了对人漠不关心的榜样。因此,这样的家庭更易出现攻击性强的孩子。

  分析   侵犯行为分三种

  针对这位家长所诉说的,心理专家分析后认为,这种“暴力”可视为青少年的攻击性,在心理学上称为青少年的侵犯行为,它是少儿社会性发展中一项非常重要的内容。一个人生来就具有一种内在的攻击倾向,但随着生理心理发展,这种攻击倾向可能会指向一些有意义的目标,如征服外部环境,在驾驭环境中取得成功。朝这个方向发展的攻击性,会变成人心理中的积极成分,如坚忍性、毅力、意志、品质等。但是如果这种与生俱来的攻击倾向指向一些不被社会允许的目标,如伤害别人,这种攻击性就是有害的。

  孩子进入青春期以后,随着身体发育加快,在生理和心理上都会产生明显的变化。这一时期孩子对理想的追求、人生的探索、知识的渴求、友情的寻觅、热情的释放、才干的显露等日趋迫切,但由于受年龄、阅历、经历、财力等方面限制,他们的心理特征通常表现为:遇事容易产生情绪波动,容易见异思迁,容易得意忘形,又容易悲观失望,易激动、易冲动、对行为会产生的后果思考少等。

  在这种心理状态下,孩子开始有意无意实施攻击,开始侵犯他人。这种侵犯行为大体可以分为三种:

  第一种是有意侵犯,即有目标的侵犯,这种目标未必合理,但是很明确;

  第二种是意图不明的侵犯,孩子对于自己实施的侵犯行为要施加给谁并不确定,被侵犯对象具有一定随机性和偶然性;

  第三种是无目的侵犯,即孩子本身并没有主动侵犯的意愿,但是由于性格、经历、教育和客观环境等因素影响,使孩子应对外界事物时下意识地采取了侵犯行为。

  针对以上三种侵犯行为,家长应该采取不同方式进行教育指导。倾听、沟通、回避等都是常用的很有效的手段,另外像划界、等待等也是有利于化解矛盾、纠正子女错误行为的有效办法。

  倾听就是要求父母耐心、真诚地听子女表达他们的想法、观点,甚至抱怨、牢骚等宣泄;沟通即亲子双方平等的、坦诚的交换思想,求同存异;而回避就是指家长应给孩子一定空间,让他完成自己“独立思考”的意愿,在此基础上才谈得上倾听和沟通;划界是由家长做出强制规定,明确孩子的行为规范,但这种划界是须保证合理的范围,而不能一味限制子女的自由;最后一种方法是等待,因随着年龄的增长,一些“危险”信号实际上只是这个年龄的一个心理特征,它的产生除了身体因素外还受到自身社会经历经验有限及社会的影响,因此不能一味埋怨责怪子女的不当行为和想法,有时等待是最好的办法,等到他们在事情当中经历成长,对人生有了更加清楚的认识时,对这种侵犯行为便能控制得当了。

 [1] [2] 下一页
 
稿源: 石家庄日报 编辑: 赵晶
 
  多彩班博  
祖国在我心中
妈妈 您辛苦了
天津意式风情街
安全自护小常识
  博文推荐  
·低年级的孩子如何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精彩博文推荐:我爱祖国 我要争当好儿童
·小贴士:培养孩子读书习惯的十二种方法
·讲故事:听听5个受益匪浅的寓言小故事
·美德培养:要从小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
  图文并茂  
青春期酗酒的危害
青少年要防范毒品
过早骑童车毁腿型
儿童口吃四个因素
 
关于我们 | 关于班级博客 | 联系我们 | 设为首页
天津市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主办 技术支持:北方网 津ICP备0700295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