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北方网 > 未成年人服务网 > 新闻快递 正文
家长送孩子上学“分手”时一热一冷折射亲情失衡
2008-10-16 14:11

  昨天一早,在北京西路一所学校门口,出现了这样一个场景:一位骑助动车的年轻妈妈刚停下车,坐在后架上的男孩便匆匆跳下车朝学校走去。突然,这位妈妈大声说道:“怎么,你又忘了?”于是,男孩马上折回,凑过脸伸向车上的母亲,稍稍踮起脚,在母亲面颊上亲了一下。看得出来,此刻的母亲饱含深情,而男孩则明显有些敷衍了事。

  校门口发生的这一幕,颇为耐人寻味。而家长的“热”与孩子的“冷”,折射出现今家庭的亲情失衡。

  家长:爱意“浓”得化不开

  三年来,不管刮风下雨,一位姓董的母亲都忠实地履行着一个“守护人”的责任,每天骑着电动助动车送孩子上学。每当风沙有些大时,她还特意让孩子戴上口罩,而她自己却任凭风吹尘拂。她说:“送孩子上学,不仅是为了安全,我更把这当作亲子活动的时空,所以多年下来,仍然觉得很有必要。”说到这里,她忍不住又对孩子关照了几句。

  据记者观察,在校门口送孩子的瞬间,家长往往充满了柔情爱意,不少家长都是在目送孩子进入校内老远后,才启动车子离开。

  学生:对接送出现感觉“疲劳”

  扭头就跑,下车就冲进校园,这大概是不少孩子在送别家长时的“共同行动”。记者发现,除了个别学生有“还礼”的意识和举动外,大部分学生对家长的接送几乎出现了感觉“疲劳”,懒得反应。刚从私家车钻出来的一位中学生,头也不回,也不说告别话,就匆匆忙忙地朝学校走,而家长特意侧过身看着孩子,“回报”他的却是孩子匆匆的背影。

  应当说,家长对孩子的“冷反应”并不在意,觉得习以为常。而一些学生在解释自己的反应时说:“我们并不是不懂礼貌,而是觉得我们家人间的感情,无需在公众场合表现出来,只要我心里明白就好。”

  老师:学生应学会感恩

  卢湾区第一中心小学校长吴蓉瑾认为,校门口每天上演家长“热”、学生“冷”的一幕,其实很值得教师反思。情感教育的落脚点,应该在平时生活的每一个时空,要让学生在不经意中领悟到感恩的必要性。近日,该校通过“情感教育”和“微笑承诺”等方式,取得不错成效。在早上和下午的校门口,已经可以听到学生主动与父母问好的声音。

  尽管有老师认为,不能给所有“冷漠”的学生贴上“不懂礼貌”、“不会感恩”的标签,但他们也指出,应该让孩子学会表达对父母的爱意。还有不少老师表示,要以校门口的场景作为教育素材,引导学生在学会感恩的同时,学会以自己的方式表达亲情。 (苏军)

 
稿源: 文汇报 编辑: 赵晶
 
  多彩班博  
祖国在我心中
妈妈 您辛苦了
天津意式风情街
安全自护小常识
  博文推荐  
·低年级的孩子如何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精彩博文推荐:我爱祖国 我要争当好儿童
·小贴士:培养孩子读书习惯的十二种方法
·讲故事:听听5个受益匪浅的寓言小故事
·美德培养:要从小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
  图文并茂  
青春期酗酒的危害
青少年要防范毒品
过早骑童车毁腿型
儿童口吃四个因素
 
关于我们 | 关于班级博客 | 联系我们 | 设为首页
天津市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主办 技术支持:北方网 津ICP备0700295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