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北方网 > 未成年人服务网 > 家长网校 > 说给家长 正文
别让嫉妒吞噬孩子的心灵
2007-05-24 15:01

  这是刚刚发生在河南信阳某中学的惨痛事件:一位高中女生,半夜把一杯硫酸泼到同学的脸上!是怎样的仇恨才使她做出如此歇斯底里的举动呢?答案让见多识广的办案人员大吃一惊——作案者的动机仅仅是“她比我学习好”。

  不能容忍于别人比我强,这大概就是人们所说的嫉妒吧。从心理学的角度讲,嫉妒是人在交往过程中,发现自己在才能、名誉、地位、待遇等方面不如别人,进而产生的失落、羞愧、愤怒、怨恨等组成的复杂的情绪状态,是一种正常的心理发展现象。然而,这种心理现象亟需关注、疏导——尤其是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一旦失去控制,任嫉妒心理泛滥,就会形成不良性格,乃至因嫉妒心理的过度膨胀酿成恶性事件的爆发。前文提到的信阳某中学的泼硫酸事件,就是一个因嫉妒心理恶性膨胀而造成恶果的典型。

  惨案已经发生。透视这个案件,我们不难发现,嫉妒是一把双刃剑——当嫉妒之火烧去理智时,害人者在伤害他人的同时,也极大地伤害了自己。这惨痛的事件犹如一声警钟,让我们在为当事人痛惜之余,不得不做亡羊补牢的思考——我们的教育有何缺失,怎样才能让孩子远离嫉妒这一害人害己的心疾呢?

  我们的教育少了什么?当我们急功近利于孩子的成绩、孩子的技能时,我们忽视了、淡漠了品德意识、心理素质的培养。一位中学教师对此感慨良多:现在孩子的嫉妒心太强了。他执教的班里有两个学生唱歌都很好。在一次学校组织的文艺活动中,因为一个孩子的演唱获得的掌声多,从此,那个被比下去的学生就不肯理自己的“对手”了。这都是刚刚十二、三岁的孩子呀。

  看,嫉妒就是这么伤害着孩子的心灵——使孩子既不能面对他人的成功,也不能面对自己的失败。于是孩子整天生活在不快中,怨别人抢了自己的风头,被“我不如人”的痛苦包围。说到底是极端个人主义和极端利己主义在作怪。嫉妒之初是失落、自怨;发展下去便是仇视、伤害他人。

  无独有偶,在江苏南通发生过这样一个案件:受到过高等教育的姐姐因自认为妹妹处处比自己强,比自己更得母亲的欢心,失落、嫉妒之余,把硫酸泼向母亲和妹妹。

  应该承认,嫉妒之心,人皆有之。但是怎样正确地疏导这种负面情绪,怎样正确地对待竞争是亟需关注也必须面对的问题。笔者以为,家长、教师、学校、社会都应注意以下方面:

  一、对孩子的要求或者说期望值不能过高。要做到只求尽力,不求最好。从根本上给孩子减压;

  二、当孩子遭遇失败时,要注意引导孩子,使之认识到挫折就是来自生活的挑战,人应该具有承受挫折、迎接挑战的能力;

  三、面对日益激烈的社会竞争环境,应使孩子正确地认识竞争。要明白对手不是仇人,嫉妒也不是要强,进而使孩子学会欣赏他人的成功,分享他人的快乐;

  四、要让孩子懂得,人生最重要的不是一时一事的得失,而是积极的参与和快乐的心境;

  五、关注孩子的心理和情绪。当发现孩子有了一定的心理压力时,应及时帮助其进行心理疏导甚至必要时求助心理医生。只有让孩子的负面情绪得到及时有效的宣泄,才会让心理的重压与痛苦远离孩子。要认识到,孩子健康的标准,首先是健康的心态。

  总之,全社会都要来关注孩子的思想品德、心理卫生的教育。惟有如此,才能让类似的悲剧不再发生,才能让所有的孩子拥有健康的成长环境。

  (《家长》杂志田淑琴供稿。《家长》杂志拥有本文版权,未经允许,不许转载。更多内容请登录http://www.tjemh.com.cn)

 
稿源: 北方网 编辑: 李晓明
 
  多彩班博  
祖国在我心中
妈妈 您辛苦了
天津意式风情街
安全自护小常识
  博文推荐  
·低年级的孩子如何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精彩博文推荐:我爱祖国 我要争当好儿童
·小贴士:培养孩子读书习惯的十二种方法
·讲故事:听听5个受益匪浅的寓言小故事
·美德培养:要从小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
  图文并茂  
青春期酗酒的危害
青少年要防范毒品
过早骑童车毁腿型
儿童口吃四个因素
 
关于我们 | 关于班级博客 | 联系我们 | 设为首页
天津市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主办 技术支持:北方网 津ICP备0700295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