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文明网
温暖天津文明风 精神建设进行时 天津好人榜 道德模范 志愿者平台·新闻 文明社区 文明单位 文明村镇 公益广告展播·看台 道德讲堂 我们的节日 未成年人 班级博客
 
  天津文明网 > 未成年人精神家园 >  做有道德的人
搬掉学生身上的“大山”
2014-05-07 09:04

  目前高考制度对学生成才观念、家长教育观念的影响巨大,唯有创新教育评价和教学质量监测机制,合理考核学生的综合素质,不以升学率作为政绩,不以分数作为指挥棒,不以高考定终身,而以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培养合格的劳动者为成才的衡量标准,才能真正做到减负。

  教育减负的实施,关系到教育均衡发展和国家未来人才的培养。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减负,出台了数项举措,可谓“减负一直在进行”。但我们在多地开展的基层调研中了解到,教育改革中教学大纲、教材和教学内容基本没变。初中到高中同一课程部分内容重复设置,缺乏必要的衔接;教改、教研和教学脱节,难度不断加大,加重了学生和教师的负担。有的教师反映:“教师负担和学生负担没有真正减下来。”

  教育减负需要从深化教育内部教学改革做起,需要全社会的共同支持,为此建议:

  教学大纲、教材和教学内容率先减负。教学改革不变,难以根本减负。应针对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课业负担“只增不减”“越减越重”的现状,对教学大纲、教材和课程设置重新梳理和研究,使各个年级的教学大纲与课程设置相协调;每个年级的教材要与教学大纲相协调;同一年级同一学科的教学内容要与教材相协调,促使减负规定落到实处,见到实效。

  坚持科学减负。应考虑到广大农村及不发达地区的情况,整合课程资源,降低课程标准,降低必修课的难度及课程数量。引导不同学校的特色多样化,促使学校从传统的分层结构走向分类发展;鼓励课程多样化,为学生提供更为丰富多彩的学习经历;课程内容要增加选择性,增设有利于提高学生素质的选修课和活动课;允许同一学科的梯度和层次性,因人而异,让学生自主选择。

  教研教学结合,综合减负。教研员真正做到深入教学一线。鼓励教研员走出办公室,走进学校,通过课堂教学而不是通过理论说教来传输新课改的精髓。实行跟进式教学指导制度,参加学校老师的集体备课,组织互动式听评课,与骨干教师同台示范,进行案例研讨,由“权威”转变成教师成长的伙伴、建议者、引导者、促进者,与教师合作探究和建立平等对话关系。

  探索教研员流动工作制度。教研员在岗工作满5年,要到基层学校从事教育教学实践半年至一年;教研员要固定联系城镇和农村各一所学校,尤其要鼓励教研员定期深入到农村和薄弱学校,切实帮助其提高师资水平,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推广经验,引领减负。要彻底改变通过加班加点和布置过量的作业来维持教学质量的做法,切实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关键在于打造高效课堂,增效减负。如有学校提出了“四步阶进”教学模式,由“预学”“分享”“拓展”和“评价”四大板块组成,减少教师讲授时间,增加学生交流互动、合作探究、实践体验的空间,把方法教给学生,不仅给课堂添“色”,而且让课堂增效。根据学生的兴趣特长因材施教,实施个性化、特色化教育,更多地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树立正确的人才观,全面减负。树立正确的育人观和成才观,才能从根本上消除目前存在的“学校减负,社会增负”“教师减负,家长增负”“校内不准再补课,催生校外培训热”的乱象。目前高考制度对学生成才观念、家长教育观念的影响巨大,唯有创新教育评价和教学质量监测机制,合理考核学生的综合素质,不以升学率作为政绩,不以分数作为指挥棒,不以高考定终身,而以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培养合格的劳动者为成才的衡量标准,才能真正做到减负。全社会要支持教改,政府、学校、家庭、社会要形成合力,并通过各种手段加以监督落实,共同搬掉学生身上的“大山”。

 
稿源: 人民日报  编辑: 李悦
  温暖天津文明风           详细>>
无偿献血等于有了血液银行
·青年梦想家非遗"少年说"系列活动之老城厢非遗
·青年梦想家志愿者走进天津图书馆
·意式风情街上的“枫叶红”
·好人工作室继续履行承诺 让老人“顶上生辉”
·“党建+共建” 用劳动汗水致敬劳动节
·守护生命 “医”不容辞
  精神建设进行时           详细>>
·青年梦想家第八季“让艺术照进山区希望小学”圆满举行
·铸魂育人的大先生 铺路架桥的实干家——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天城大土木学院教授王海良
·2024年全国五一劳动奖和全国工人先锋号名单出炉 天津这些集体和个人获奖
·人民日报读者来信:将文明养犬落到实处
·城管青年,你的青春不一young
·综合执法岗位练兵系列活动之双新篇
·卫津荣耀·天津滨海职业学院逐梦星火团队开展“巧手慧心 丝网传情”益老志愿服务活动
·天津好人“扎堆”养老服务中心 街道举办公益服务“小微市集”
·纪念天津市关工委成立三十周年暨“五爱”教育阵地建设推动会议召开
·每日新报评论:小长假开启 如花在野温柔热烈
天津文明网编辑部电话:022-83606875  邮箱: 滚动新闻 技术支持:北方网  津ICP备0700295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