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北方网 > 未成年人服务网 > 新闻快递 正文
城市义务教育免费何时才能名至实归
2008-10-14 09:31

  “国务院决定,从2008年秋季学期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全面免除城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今年秋季开学前,教育部对外发布了这一喜讯。

  教育部近日公布的信息表明:目前,免除城市义务教育学杂费正在全国范围内顺利实施,共惠及2.59万所城市义务教育学校,2821万名城市中小学生。

  应该说,这是继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后,国务院实施的又一重大决策,是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促进教育公平的具体体现。

  但是在城市中,又有多少人被排斥在这一免费政策之外?第一类,城市义务教育中的“第三类人”。这些孩子的父母因为工作关系,户籍不在居住地,也不属于政策规定的进城务工人员,其子女不能享受居住地的义务教育。他们是被迫放弃义务教育免费的。第二类是主动放弃的。不能不承认,目前城市基础教育依然存在校际差距。多少家庭起早贪黑就为了送孩子去上一所好小学。第三类,为了进入优质学校,托关系走门子,明着是享受了免费的义务教育,孰不知钱花在了“人情”上。

  在第三类中,许多父母为了孩子以“片内生”的身份进入名牌学校的区域,主动放弃监护权,把孩子户口挪到不相干的家庭中,为了“办成事”,给予关系人、公安户籍办事人员、落户家庭数目不小的好处费。对于这种现象,还有人开玩笑说:“入学划片原则,是教育部门把一部分权力给了户籍部门。”

  这些都是城市免费义务教育的盲点,就像冬季里一件不挡风的华丽外套,看上去很美,却不实用。

  分析其中原因,一方面是政策制定还有不完善的地方。有关部门曾经公布过一个数据,北京目前义务教育阶段的青少年有1/3不是本地户口,这其中不应该全是进城农民工的子女,还有一部分是其他地区来的城镇户籍人口。义务教育经费是政府财政支出,来源是税收,他们的父母在京工作,照章纳税,但在子女入学问题上却不能被一视同仁。有人说,这是典型的政策歧视和政策漏洞。

  另一方面,教育资源的不均衡依旧存在。当然,无差的理想社会永远没有,关键问题是不能任由差别无限制地存在、扩大。虽然各地教育部门在教育均衡化上已经做出了一些努力,但“马太效应”依旧:好学校越来越好:师资好、设备好、生源好、声誉好,反之,其他学校越来越差。

  在教育投入不断增大,学校设施逐渐完备,各校硬件差距缩小的情况下,师资将会成为校际差距的决定因素。那么,校长轮换、教师合理流动、学区片资源共享,这些已经被证明能够消除差别的改革速度能否再加快些,让差别不再仅仅意味着质量的不同,而成为各校办学特色、特点的代名词。

  李新玲

 
稿源: 中国青年报 编辑: 赵晶
 
  多彩班博  
祖国在我心中
妈妈 您辛苦了
天津意式风情街
安全自护小常识
  博文推荐  
·低年级的孩子如何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精彩博文推荐:我爱祖国 我要争当好儿童
·小贴士:培养孩子读书习惯的十二种方法
·讲故事:听听5个受益匪浅的寓言小故事
·美德培养:要从小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
  图文并茂  
青春期酗酒的危害
青少年要防范毒品
过早骑童车毁腿型
儿童口吃四个因素
 
关于我们 | 关于班级博客 | 联系我们 | 设为首页
天津市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主办 技术支持:北方网 津ICP备07002952号